1

    大学刚毕业时,陆逊还没想到会走上执导的路。他的母校是综合性大学,同正儿八经的电影学院比起来,他学了四年的表演就显得不是那么有竞争力了。大二开始陆续面试了些剧团,虽然被同学打趣说是给自己找罪受,但也都认真完成工作。那时除了寝室几个关系好的同学,谁也没把他当陆氏影业的公子看待。陆逊从小家庭教育也偏向批评式,他倒也不怕吃苦受累,有时剧团走巡演,六七个小时的大巴都能坚持一趟趟跟下去。就这样十几部舞台剧演下来,台词功底硬了不少,表演风格也扭不回去了。说到底,就天赋来说,陆逊只够得上及格线。如果不是发小拉他来做电影,陆逊现在还不知道在哪个低成本网剧剧组刷脸呢。

    得知陆逊往电影方向发展,家里人自然是喜出望外的,没等他试水,继承人的名头已经打了出来,从此自然是接片到手软。好在他争气,拍不出什么艺术品,赚点钱还是手到擒来;再加上这两年逐渐摸索出了自己的风格,陆逊觉得是时候导一部真正属于自己的片子了。

    剧本是他们俩通过母校导师的关系,找了三位业界小有名气的编剧一同打磨半年才初具雏形。开拍前陆逊就和发小通气了,拍摄成本不会太高,因此前期剧本、选景的投入一定要跟上。陆逊跑到南海一个小岛上,包了一年当地首富的祖宅,把几位合作的编剧都请上岛同吃同住,每天从睁眼到闭眼就是过剧本。

    故事讲述一个小岛青年性向觉醒后从闭塞落后的渔村走到大城市,最终在灯红酒绿中再次迷失自我,投海自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