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关于酬和、〈列女传〉和赵文龄》
十多卷的县志,竟然有四、五个卷本,用来记录本县有文字记载以来的贞妇烈nV的事迹或名字,不仅令我惊讶,更意识到贞节的崇高和沉重。 我打开该卷第一页,看到记述着××村××氏,十五、六岁出嫁到×家,隔一二年生子,不幸丧夫,抚养孩子rEn,侍奉公婆,守节守志,直到终了,族人亲友感念其高风亮节,送烫金大匾牌一幅悬挂于门首。 整本记载着的不同村庄不同姓氏的榜样妇nV,事迹大同小异,宗旨都是坚定不移地守寡,我看过几例之后就了无兴味了。及至后几本,只记着××村××氏,连一句守节守志的事迹也没有,甚至连这位苦守一生活寡的nV人的真实名字也没有,我很自然地合上志本推开不看了。 就在挪开它的一阵儿,我的心里似乎颤抖了一下,这些nV人用她们活泼的生命,坚守着道德规章里专门给她们设置的‘志’和‘节’的条律,曾经经历过怎样漫长的残酷的煎熬,才换取了在县志上几厘米长的位置,可悲的是任谁恐怕都难得有读完那几本枯躁姓氏的耐心。 我在那一瞬有了一种逆反的心理举动,重新把‘贞妇烈nV’卷搬到面前,一页一页翻开,读响每一个守贞节nV人的复姓姓氏——丈夫姓前本人姓后排成××氏,为他们行一个注目礼,或者说挽歌,如果她们灵息尚存,当会感知一位作家在许多许多年后替她们叹惋。” 我对《白鹿原》不感兴趣,但读到陈忠实先生的写作手记,恨不能跨越时间和空间、跨越生与Si的距离,来到这位历经长途跋涉终于翻开